2023年起,大城市周边和景区附近出现了许多开在村子里的咖啡厅。这些村咖通常位于偏远地带,比如孤零零地立在稻田里或由山顶上快塌的土房子改造而成。尽管一杯咖啡的价格在二三十元甚至四五十元之间,但依然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五一期间,许多村咖成为了新的景点,人流量爆满。有些店主以前五点半准时下班,现在则要忙到七八点钟。
城里的咖啡用来提神,村里的咖啡用来放空。媒体报道中,顶流网红村咖一天能卖出几百到几千杯咖啡,让渴望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眼红。然而,第一批跟风开村咖的人已经感到失望。要把快塌的土房子改造成可用的咖啡馆,动辄需要投资40万元以上。维持“在最土的地方干最洋气的事”的反差感也需要不断想新点子,从咖啡到窖炉披萨、面包等。更难的是那些靠旺季游客维持生意的村咖,只能在淡季关店,变成季节性的兼职。
北京人郑诗颖曾自驾130多公里去喝咖啡。她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带水果、提醒朋友休息好。这家名叫“一块儿石头”的咖啡厅位于北京郊区的十渡山里,原生态的石头房子周末总是人满为患。为了这口咖啡,郑诗颖挣扎了小半年,终于在一个雨过天晴的周末出发。导航信号不好,绕了很多路,最终开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
程立在北京附近的古村开了家“最破咖啡厅”,咖啡厅位于山顶,经过很长一段盘山路才能到达。刚开业时,甚至连水泥路都没有,走的是土路。如今虽然路修好了,但依然很窄,车辆行驶困难。有些客人骑着小排量摩托车上山,山路又高又陡,上去后差点下不来。
这些村咖的最大特点是够破够原始。一般而言,即便是简约风的咖啡厅也会装修精致,但村咖走的是简陋风,老房子所有岁月的痕迹都原封不动,越破越好。程立的最破咖啡厅在京郊的一个荒村里,取名“鄉野”。整个村子都没人住了,村里的房子一间接一间老,“很多都是明清时建的”。几间低矮相连的老房子汇成了一间咖啡馆,墙是黄泥糊的,用手摸一把还能摸到一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