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后,随着气温攀升,北方多地的杨柳飞絮将迎来始飞期。北京近期发布了今年首个杨柳飞絮预报。
杨柳絮看似有着“四月飞雪”的浪漫,但它带来的烦恼也让人苦不堪言。什么样的天气会导致飞絮集中出现?公众又应该如何防范呢?
杨柳树是北方常见的树种,栽植历史悠久。飞絮来自杨柳树的雌株,是种子传播和繁育后代的一种生理现象,是植物自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杨柳飞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根据多年物候观测,当春天白天最高气温连续三天超过25℃,最有利于种子成熟,杨柳絮便开始飘飞。
大体上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飞絮的高发时段,春季气温回升期以及昼夜温差大的晴日是触发飞絮的主要气象条件。当日平均气温一般稳定连续三天以上超过15℃,特别是日最高气温超过25℃,且日照达到6小时以上时,阳光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果实成熟,有利于杨树、柳树的雌株果实成熟,开裂释放飞絮。在春季的晴朗天气里,夜间气温低,白天升温高,会加速飞絮释放,加上较低的相对湿度和1至3级的微风这些条件,将更有利于飞絮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