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一种特别危险的疾病,患者发病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和医治,患者很容易会因此丢掉性命。更恐怖的是,如今心梗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老人会出现心梗,很多中年人甚至是年轻人也会发病。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疾病死亡率当中排名第一,中国每年大约有100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三年心肌梗死患者当中可能就有一个人死亡,死亡率超过30%以上。
心肌梗死,是在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冠状动脉阻塞,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或坏死的血栓形成,被称为心肌梗死,简称心梗。
属于生活当中常见的一种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清心肌酶升高、心电图反映急性心肌损伤、缺血、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
根据心肌梗死全球定义,临床上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型:
经典的ST段抬高心梗,由冠脉斑块破裂、裂隙或夹层引起冠脉内血栓形成,从而导致的自发性心梗,也是临床最常见的心梗。
2型:
继发性心梗,即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如冠脉痉挛、心律失常、贫血、呼吸衰竭、高血压或低血压)导致的心梗。
3型:
指疑似为心肌缺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怀疑为新发生的心电图缺血变化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致心源性死亡,由于死亡已经发生,患者来不及采集血样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
4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有关的心梗,又分为a、b两型,4a型是指PCI过程所致的心梗,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过程。
5型:
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关,术后48小时内肌钙蛋白急剧上升,并伴有胸痛、心电图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左束支传导阻滞、造影证实新的桥(静脉桥或动脉桥)内堵塞、新的心肌活性丧失、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心梗来临前,身体或有这“1热、2疼、3多”,建议大家提高警惕
【“1热”】
身体发热:
在发生心肌梗死前后体内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白细胞会明显增多,部分患者会出现身体低热,但这种表现多见于心肌梗死发生后。
如果没有明显疼痛的心肌患者,突然出现莫名其妙的发热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特别是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这些高危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