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申请并获批饺子外观专利引起关注。国内速冻面米企业思念食品对此回应称,“饺子,根在中国”。
韩国CJ公司在美申请的饺子外观专利于2023年2月24日提交,并在2025年4月8日获得批准,专利保护期限为15年。该专利详细描述了饺子的外观特征,包括14道至16道顺时针螺旋褶皱、底部平坦、顶部隆起的半圆形面皮等,并附有毫米级精度的3D建模图。
法律人士指出,如果中国企业在美国销售的饺子符合上述特征,可能会触发相关专利规定。但也有律师认为,饺子外观作为公共文化资源,属于公有领域,若被特定主体垄断性注册,可能妨碍公众正当使用,损害公共利益,构成“公共资源的不当垄断”,违背商标法保护公共领域的立法目的。
思念食品在声明中强调中国饺子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出土文物证明饺子的存在。宋代称为“角儿”,明代《万历野获编》中首次出现“饺子”一词,清代美食家袁枚还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了一款名为“颠不棱”的主食,是“饺子”一词英文的汉语音译。思念食品表示,目前尚未对公司在美国市场的经营和销售造成影响,公司法务正在进行进一步评估,同时认为饺子应被视为世界公众遗产,不应独属于某一个国家。
资料显示,韩国CJ集团创建于1953年,业务横跨食品餐饮、生物科技、物流、传媒娱乐等领域,在国际市场均有布局。1994年,CJ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旗下品牌如烘焙品牌“多乐之日”和速冻水饺品牌“必品阁”逐渐被中国消费者熟知。
一位速冻行业人士分析称,CJ集团速冻食品业务在中国市场份额不大,但在海外市场覆盖面广,出海时间早。近年来,中国速冻面米产品出口量呈上升趋势,成为CJ公司在海外的主要竞争对手。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省出口水饺、汤圆等速冻面米食品货值近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产品销往35个国家和地区。
速冻食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体现在国际标准的建立上。自2016年起,中国商业联合会对亚洲及其他地区的速冻饺子、粽子产品进行研究与对比,多次组织国内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专家进行研讨,直至2020年才推动《速冻饺子》《粽子》CAC国际标准获批立项。历时7年,《粽子》食品法典国际标准于2024年正式发布,这背后反映了国际食品企业对市场话语权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