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即将进行的新一轮战略沟通吸引了全球目光,这被视为评估大选年中美关系走向的一个重要窗口。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之邀,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计划于8月27日至29日访问中国,这是两人自去年以来的第五次会面,也是沙利文就任现职后首次访华,标志着双方为促进双边关系稳定所作出的最新尝试。
过去16个月中,王毅与沙利文在海外进行了三次战略沟通,而这次他们将对话的地点转移到了中国。此次会面不仅体现了两国在高层交往上的连续性,也是对中美两国元首早前会晤成果的跟进。尽管双方持续努力,但鉴于美国持续的对华压制策略,中美关系的进展预计仍会受限。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分析,沙利文此行背景复杂,包含多项考量因素。其中包括拜登政府力求在剩余任期内维持中美关系的相对平稳,不希望因重大波动影响其国内及国际议程。同时,这也是对中美今年已有的高层互动趋势的延续,旨在实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沟通共识。另外,面对外交上的重重压力,如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美国期望中国能在某些关键问题上给予协助。最后,频繁的中美摩擦,尤其是在经贸和科技领域,也需要通过直接对话来探讨解决方案和分歧管理。
中美战略沟通的特征在于其高级别和战略性,参与者作为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代表,其交流内容涉及国家间深层次的理解和战略预期,超越了具体事务的范畴。这些对话形成的共识,将指导未来一段时间的中美关系走向,并由各自政府部门负责实施。
此次在中国本土进行的战略沟通,与以往选择第三方地点的做法形成对比,可能是考虑到了拜登任期即将结束及沙利文个人政治前景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了政治敏感性。
预计沙利文为期三天的访问将覆盖广泛议题,从宏观的战略框架到具体问题的讨论,包括中美竞争的管理、地区安全问题、经贸关系中的争议点,以及可能的高层会晤安排等。尽管双方交流频繁,但实际进展受限,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依旧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