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总统任期的前100天常被视为“蜜月期”,是展现魄力和实力的黄金窗口。然而,特朗普再次上台后,昔日的豪言壮语却变成了“纸上谈兵”。他曾信誓旦旦要在百日内访华,如今却连张邀请函都等不到。到底是形势变化太快,还是特朗普高估了自己?最令人玩味的是他想靠降关税“补救”时,才发现一切都来不及了。
特朗普带着美国选民的期待和自信走马上任。作为商人出身的总统,他多次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然而,“100天内访华”的承诺最终变成了空头支票。特朗普上台后延续了对中国的高压政策,不断加征关税,甚至直接飙升到245%。这种气势汹汹的态度换来的不是中国的“低头”,而是冷静的回应:“既然你不友好,那就别指望我们递橄榄枝。”
特朗普显然没料到中国的态度如此坚决。在他第一个任期内,他优先访问沙特,沙特用钞票投桃报李。这次历史重演,沙特王储毫不犹豫地拿出6000亿美元的订单,摆明要“买”美国好感。相比之下,特朗普对中国的“期待”变得尴尬——想谈判却未能展现诚意,想重启合作却没等来对方的电话。他的百日外交大戏只能在沙特落幕。
当特朗普在记者会上无奈表示“要给中国降关税,145%太高了”,其实已经暴露了他对局势的无力改变。关税本是他手中的“大棒”,但中国完全不吃这一套。中国多次表态:“你想打,我们随时奉陪;你想谈,我们大门敞开”,但前提是必须展现善意,先把关税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