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通了一次电话,这也是在旧金山会晤后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电话会。在随后由新华社和白宫发布的详细消息中,双方均称这次谈话是“坦诚、建设性的”(candid and constructive)——这在中美双方的外交术语中,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作坏评价,也指明了本次电话会中既认知到风险和底线,又期冀合作和稳定的态度。
事实上,电话会的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在双方通报中明确指出的就至少包括几大类别,即主权和人权问题(涉台、涉港和南海问题)、安全问题(经贸科技产业限制措施、“去风险”)、国际冲突问题(乌克兰危机和朝鲜半岛无核化等)和未来对话沟通方向(两军沟通、禁毒合作、人工智能治理、气候变化和高层官员互访等)。《纽约时报》在提及本次谈话时在标题中写到“从乌克兰到太平洋”,这也凸显了涉及话题在“空间维度”上的广泛以及主题上的多样。
从中方的新闻通讯来看,习主席首先提出的是中美关系的“第一粒纽扣”、总原则,即战略认知。在“不能不来往不打交道”、“不应该走回头路”、“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战略认知下,习主席提出了“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的三原则,实际上就是以不冲突、不折腾的态度,沿着2023年11月旧金山会晤确立的方向前行。在具体事务上,中方把中国台湾问题放在了首位、“红线”地位,并具体关注了美国“去风险”的经贸科技政策。
而美方的通讯中则明确指出了合作和差异领域。美国方面将关于芬太尼的禁毒合作、两军对话、人工智能风险和气候变化等领域认定为中美取得了合作进展的领域;但同时,其也强调了对台海和平问题、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以及中国与俄罗斯国防工业重建相关问题的关切,并明确指出将限制中国在经贸科技领域的所谓“非市场经济行为”以“维护美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