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题:中国四大行上半年净赚5953亿元持续助力稳增长
作者王恩博尹倩芸
截至30日晚,中国四大银行2023年中期业绩悉数公布。
上半年,中国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174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中国建设银行实现净利润1672.95亿元,增长3.12%;中国农业银行净利润1332.34亿元,增长3.5%;中国银行实现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200.95亿元,增长0.78%。上半年,四大行合计净赚约5953亿元,平均每天赚近33亿元。
在连场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四大行管理层针对信贷投放、资产质量、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信贷投放如何发力?
作为助力中国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四大行上半年信贷投放持续发力。以中国银行为例,境内人民币贷款较上年末新增1.46万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受到重点“呵护”。工行副行长张文武透露,截至6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6万亿元,增幅远超全行贷款平均水平。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制造强国战略重点领域。
上半年国有大行信贷投放力度不减,但7月份中国社会融资等数据偏弱,折射有效需求不足。下半年信贷投放能否保持强劲动能?
农行行长付万军认为,从宏观层面看,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数据表现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6月份货币政策调整落地带来的透支效应以及季节性规律等因素带来的短期波动。“信贷投放是一个持续性过程”,他表示,随着更多稳增长政策出台,中国经济将加快恢复,有效信贷需求将进一步恢复提升。
付万军提到,从经营实践的感受看,当前县域“三农”、新能源、电动汽车、科创金融、绿色低碳领域需求较为旺盛,需要及时发现并做好金融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