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天普股份复牌后再次一字涨停,实现12连板。复牌前一晚,天普股份发布公告称,收购方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其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与此次收购无关。中昊芯英创始人杨龚轶凡将在收购完成后推动公司业务从传统油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
此前披露的信息显示,中昊芯英计划联合关联方出资13.6亿元取得天普股份控制权。然而,中昊芯英自身资金紧张且面临巨大的上市对赌业绩压力,这引发了市场对其高成本收购目的的质疑。有投行人士分析,在类似情况下,资产方可能会通过交易方案设计来规避借壳上市的严格审核标准。
在复牌公告中,天普股份再次否认此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并坚称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天普股份解释称,原实控人尤建义因体力精力有限,无力推动公司转型升级,而杨龚轶凡则看中了天普股份的汽车主机厂资源、汽车行业资质与认证及上市公司平台资源。
公开资料显示,中昊芯英主营AI芯片设计和销售,天普股份主营汽车用高分子流体管路系统及密封系统零件。双方业务差异较大,但杨龚轶凡计划推动天普股份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根据公告,中昊芯英及其关联方的资金状况并不乐观,部分资金经过反复催促才到账。
现行监管规则要求主板借壳上市的标的资产需连续三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达到或超过2亿元。而中昊芯英近年来持续亏损,不符合借壳上市标准。天普股份表示,中昊芯英未来12个月内没有资产注入计划。不过,根据监管规则,控制权变更满36个月后注入资产不再自动触发借壳认定,但仍需遵循《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此外,中昊芯英面临高额对赌协议负债,若未能完成特定条件将触发回购义务。截至2025年9月,中昊芯英尚未提交IPO申请或启动上市辅导,独立上市时间窗口已不足。
近半年来,天普股份股价异动引发监管对其内幕交易的质疑。截至9月18日午盘收盘,天普股份今年累计涨幅高达572%。天普股份在最新问询回复中称,经自查,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在2月14日至8月14日期间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但这些交易均发生在内幕信息形成或知悉之前,不属于内幕交易。相关人员承诺将所获收益归天普股份所有。若存在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异常交易,此次交易可能存在终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