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网友反映在上海静安区一家云南菜餐厅用餐后出现呕吐送医现象。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此事展开调查,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涉事食品进行检测,目前检测仍在进行中。
据此前报道,一名化名莎莎的网友表示,7月30日她与家人、朋友在岚·山野云南菜(CP静安店)就餐,点了菌子锅和其他菜品。回家后几人先后感到不适,随后被送往医院。莎莎称,目前她所知遭遇同一状况的顾客已超过10人。
商家表示正在积极处理此事,由于之前上海门店较忙,未能及时回复客人,现在正与客人沟通,具体赔偿金额还需双方协商。商家强调,在报告未出来前无法确定菌子的具体情况,但声称所用食材无毒。
蘑菇种类繁多,公众很难区分是否有毒。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异,中毒后症状也不同。常见的中毒类型包括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和光敏皮炎型。轻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甚至死亡。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中毒,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
怀疑蘑菇中毒应尽快就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预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蘑菇中毒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不适,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尽快就医。如意识清醒可立即催吐,若中毒者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一起食用过毒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出现中毒症状,都应该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就医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野生蘑菇食用史,并最好携带未食用的野生蘑菇或其照片,以便确定野生菌的种类,判断预后。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存在“假愈期”,患者在急性胃肠炎期过后可能自我感觉康复,此时容易忽视而不愿意就诊,但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对于超过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时转诊到有诊疗能力的综合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