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范中小学生成式AI使用 杜绝“代劳式”使用行为【热搜】_商家新闻_微材之窗网
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网站建设  医院  摩托车  机器人  用户体验 

中国规范中小学生成式AI使用 杜绝“代劳式”使用行为【热搜】

   日期:2025-05-13 00:32: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微材之窗网    浏览:2    
核心提示: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旨在规范各学段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防止“代劳式”行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指的是能够生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技术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旨在规范各学段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防止“代劳式”行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指的是能够生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技术。在中小学应用场景中,应确保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合理发挥其潜能。

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可在课内适当使用辅助教学;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的逻辑性分析;高中阶段允许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为防止学生因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弱化独立思考能力,《指南》从制度规范、教学引导与角色定位等方面建立了系统性防范机制。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同时,强化了教师的引导职责,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分析人工智能生成文本的逻辑缺陷、价值倾向及文化偏差,培养学生对技术输出内容的质疑精神与甄别能力,提升信息处理的自主性。

《指南》还指出,教师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替代性教学主体,禁止直接使用AI回答学生问题或提供咨询;应避免直接使用AI生成内容评价学生。学生应避免在作业中简单复制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内容,避免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参加考试与测验,不得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弊;避免在展现创造性或个性化表达的学习任务中轻易滥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丧失个人思考与观点;避免在未查阅高质量教材或权威资料前贸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获取信息。

《指南》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场景中的辅助定位,强调其应用边界,始终坚守师生互动在知识传授、思维培养中的核心地位,确保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有机统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微材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微材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news.gzbj58.com/320805.html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粤ICP备11090451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微材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资讯与建议:w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