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行长刘珺表示,工行没有进行会计科目之间的腾挪或资产负债表的粉饰,而是通过真正的收入增长来促进资本市场的正向回报。
2024年3月28日,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公布了年度成绩单。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48.82万亿元,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该行实现营业收入8218.03亿元,同比下降2.5%;净利润3669.46亿元,较上年增长0.5%。这是该行营收连续第三年下滑,净利润增速也达到了上市以来的低点。
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刘珺提到,面对低息差环境,对于如此大规模的银行来说压力巨大。尽管如此,集团净利润仍实现了0.5%的增长,营业收入下降了2.5个百分点,与市场整体趋势一致,并且降幅在可比同业中相对较好。
基于净利润增长,工行分红金额继续增加。2024年,工行全年拟派发现金股息达1097.73亿元,其中包括中期分红511.09亿元和期末拟分红586.64亿元。2024年,工行A股、H股涨幅分别为44.8%和36.4%,以年均股价计算,A股、H股的股息率分别达到5.32%和7.49%。
展望2025年,刘珺承诺工行将努力走在市场平均值之上,实现对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回报。
2024年末,工行总资产达48.8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2%;客户贷款超过28万亿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2.3万亿元;客户存款近3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超1.3万亿元。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工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26.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3万亿元;人民币债券投资12.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2万亿元;全年境内主承销债券规模超1.9万亿元。
“五篇大文章”仍是工行资产布局的重点领域。科技金融方面,2024年末全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3.1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4.4万亿元。绿色金融方面,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普惠金融方面,普惠贷款余额2.9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4万亿元。养老金融方面,各类养老金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数字金融方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近9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