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种名为“藏乌梨”的黑色水果在市场上走红,商家宣称其为高原特产、富含花青素,售价高达30元一个。然而,调查发现这种“黑梨”实则是普通梨经高温烤制而成,成本不足2元。不仅欺骗消费者,还可能危害健康。
商家将普通梨通过高温加热,使表皮氧化变黑,伪装成高原特产“藏乌梨”,并虚构其具有“富硒”、“抗癌”等功效,以高价售卖。裂口的冬桃在营销中也摇身变为“网红水果”,如果裂口处有霉斑,则不宜购买。此外,商家用糖精、色素和防腐剂腌制小桃子,使其外观晶莹剔透,冒充新鲜水果,在景区常见。外形与椰子相似的金沙果实际上是椰子被剥光了两层外皮,涂上一层蜡后变成了高端水果。还有用与橄榄果外形相似的水果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变得清甜可口。假的嘉宝果是卖家拿普通葡萄伪装的,经过打蜡和精装后,身价倍增。迷你胡萝卜则是按照胡萝卜的外形人工削出来的,一根胡萝卜削一削身价就涨了几十倍。
这些经过“伪装”的水果尽管外观看起来与自然水果无异,但为了保障自身健康,我们应该警惕它们可能存在的危害。例如,“金西梅”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化学物质,如色素、香精、甜味剂等,导致其营养成分严重减少,甚至有些成分可能被破坏或丧失,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自然水果已足够满足我们日常所需。购买水果时应警惕过分鲜艳的外观和夸大功效的营销,避免落入“水果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