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宁浩、刘德华的喜剧《红毯先生》上映七天后宣布撤档,挪到3月15日重新上映。
但逃跑策略没能改变《红毯先生》的命运,重映首日排片近12%,票房仅245万元,比不过已上映一个多月的《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上座率在当日所有电影里垫底。第二天、第三天(周六日)票房不涨反降,完全没热度,最终总票房过1亿都难。
发行方和主创们应该意识到,并不是春节档的激烈竞争和排片不足导致了这部电影的失败,是他们高估了自家的作品。
一举多得
从创作源头上,《红毯先生》就不是一部多么跟观众有关联的作品,它更像是一个商业片名导想一举多得的顶配项目。
宁浩是香港上市公司欢喜传媒的签约导演,有片约在身,离2019年春节档《疯狂的外星人》上映已经好几年了,他需要一部新电影给资本交代。
另一方面,得益于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当年的资助,宁浩以《疯狂的石头》一举成名,他口头约定过要和刘德华合作一次,这么多年,他的小人物电影里都没有适合刘德华的角色让他报这个恩,一直惦记在心。
于是有了《红毯先生》这个量身定制的项目。
宁浩说,有一次刘德华问他,“我从40多岁都等到快60岁了,你还不拍我吗?”他觉得刘德华从不缺项目,他似乎什么都演过了,各种职业的角色加身,唯独没有演过他自己。他想回到梦想的起点,拍一个从未拍过的刘德华。
于宁浩而言,他已经通过《心花路放》《疯狂的外星人》验证了自己的票房号召力,《红毯先生》可以试试别的风格,找点创作上的新鲜感。
作为名导搭档大明星的喜剧,《红毯先生》选题自带商业性,如果能在其中有所表达,突出作者性,还能送电影节。
事情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红毯先生》自立项后关注度一直很高,后来连去了多伦多、釜山、平遥电影节展映,在影迷中的反响不错。
经过国内外几大影展的宣传、预热后,电影定在11月17日上映,当时市场上强片不多,行情相对冷淡,影院很期待这部头部热片能带来一波小高潮。
可片方临期选择撤档,挪到了蛋糕更大当然竞争也更激烈的春节档。
为了配合宣传,片方还主动在改档预告片里玩起了资方梗,好像对于改档这一决定导演、演员也很被动,被资本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