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防灾预警过程中,气象部门一直有句话是,我们宁愿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2我们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发达了,有了很多电子化的、数字化的信息通讯手段,看起来很强大,但在极端天气的风险下,其实也是很脆弱的。
3遭受高温干旱冲击,没有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来负担适应成本的果农,果实减产率可能达到了50%~60%,忙活一整年成本都很难收回来。
以前我们在谈论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时,似乎还是一个颇为遥远的预言场景:多少年后地球将会突破升温临界点、多少年后海平面将会淹没城市等等。直到近年来全国多地频发的暴雨洪涝和高温干旱,不断在刷新我们对极端气候的认知,气候变化已经是切身之害。相对那些直接暴露在气候风险下的农民,以及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孩童,城市人群可能依然对气候变化不够敏感——直到从2021年郑州大暴雨,到今年的华北东北大暴雨,我们充分见识了农村在气候灾害下的脆弱一面:从电力、供水、交通到通讯这一生命线系统几乎全都因灾瘫痪,家园因此变得动荡流离。当我们在主张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应对气候灾害的时候,被忽视的农村又将何去何从?本期《一起来唠科》联合食通社,邀请食通社项目主任孔令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家魏科、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刘娟和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刘杰共同来探讨气候极端事件下农村的困境与解法。
预警宁愿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孔令钰(食通社项目主任): 最近几年由于频频发生一些破纪录的极端天气事件,一些地区的气象部门担心日常发布预警的频次过高,会给地方政府和公众造成“狼来了”的感觉,不利于真正发生灾害时的动员,这种担心是否有道理?毕竟气象确实具有不确定性,如果预警不准是不是会破坏这种公众的信任关系?魏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家魏科):这样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们要知道,
气象部门发布天气预报,尤其是发布各种预警,都是有客观标准的,只有满足了相应标准才能发布。
大家这些年之所以感到各种预警越来越多,部分原因是我们现在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方法越来越多了,同一个天气预警,可能会有多个部门给你发通知,比如说气象部门发完之后,可能水利部门也会发,通讯运营商也会发,甚至各个市区也会发。我们感觉一下子收到了很多预警,实际上它们都来自于同一个信息源头。另外,
预警越来越多,确实也是因为这些年的极端天气在增多。
就拿北京来说,今年6月份北京有15天都是高温天气,占了一半,其中3天还是超过40度的高温。按照高温预警的标准,基本上6月的高温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就会很密集,这是气候变化造成的客观结果。这样密集发布预警,会不会引发不利于防灾等相关问题,我觉得按照客观标准正常发布就不会。
在防灾预警过程中,气象部门一直有句话是,宁愿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在实际操作中,预警严格一点,反倒是有助于防灾抗灾的。至于说预警之后,大家都转移完了,结果没有任何灾害发生,这种情况就属于是“十防九空”里防空的部分,也确实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的预报目前还没有办法做到百分百准确,有时候雨下得早点,有时候下得晚一点,有时候下的位置有一些偏移,确实是没有办法做到每次都能“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准确,只能是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提升。农村预警,传统的敲锣打鼓没有过时孔令钰: 承接预警预报的问题,在这次京津冀暴雨事件中,看到有报道说,一些农村还在用喇叭传达洪水预警。现在很多雨情、灾情、避险等预警信息的传达主要依靠手机和网络,农村的人口结构多老人小孩,很多人可能用不上也不会用智能手机和网络,就会处于信息孤岛,刘娟老师如何看待城乡在技术和信息获得上的不平等问题?怎么解决农村的信息快速传达难题?刘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政治生态学者):
用喇叭喊也好,还有敲锣打鼓这些传统的方式,其实在防汛、遇到山火等紧急情况下,在农村还是比较通用的预警工具。
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就是过时的,只是说它可能传递的范围比较有限。而像网络、电视、手机等快速的预警传达形式,它们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需要保障电力和通讯信号的稳定和完善。事实上,以今年7月这次京津冀暴雨的强度来看,很多地方都造成了交通、电力和通讯受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各种电子设备也很容易会进入失联状态。我们有老师和学生在某地乡村驻地岗位实践,洪水一来,当地的电力中断了,公路也被冲垮了,手机、电脑都不能用,有两个乡镇完全处于失联的状态。当地老百姓和基层干部想到的办法是,把信息写在纸条上,放进装了石子的塑料袋,从那个跨断的路上扔过去互通消息。所以说,
我们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发达了,有了很多电子化的、数字化的信息通讯手段,看起来很强大,但在极端天气的风险下,其实也是很脆弱的。
在这种状况下,传统的喇叭锣鼓反倒还能发挥效用,在我们构建社会应急机制的时候还是应该保留它们。关于
农村遇到的预警困难,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理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