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链食品包装发现活病毒意味什么
日前,一则“冷链食品包装发现活病毒意味什么”消息引发关注。据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林炳亮称,以往在外包装检测出来是病毒核酸,相当于病毒的‘残骸’,活病毒相比于病毒‘残骸’的传播性更高,不是活病毒的话,很难结合到细胞的受体,从而难以侵入到人体内。
据了解,10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青岛冷冻海鲜外包装分离到新冠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林炳亮对此给出上述解释。
林炳亮回应道,病毒存活是跟气温、湿度是有影响的,但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病毒在冷链这种低温的环境下,存活的时间确实要更长。但是在冷链环境下具体存活时间要长多少,暂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
因此,要尽量避免海淘、代购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地区的商品。通过电商、微商等渠道购买的生鲜产品,快递外包装如未消毒不要带入室内,接触外包装及生鲜食品后应及时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处。
2、截至8月韩国献血者中有42人确诊新冠据韩媒报道,10月15日,根据从大韩红十字会获得的《献血人员新冠确诊名单》,韩国国会保健福祉委员会所属议员金成柱(音译)表示,截至8月,2020年韩国献血者中有42人确诊新冠肺炎。另外,用他们的血液制成的血液成分制剂中,有45件已出库用于输血使用。
截至8月,2020年韩国所有献血者中有42人被诊断出新冠肺炎。
据报道,用确诊患者的血液制成的红血球、血小板等99件血液成分制剂中,有45件已出库用于需要输血的患者。但是保健当局没有向输血患者通报。
金成柱说,保健福祉部、疾病管理厅、大韩红十字会曾于2月召开血液安全例会,考虑到可能与新型传染病有关的输血副作用,决定将新冠确诊者的血液视为“不合格血液”,并予以废弃。
根据《血液管理法》,保健当局有义务废除不合格的血液,并向输血者通报相关事实。
但在今年3月召开的血液管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有关部门以“没有新冠等呼吸道病毒以血液为媒介发生感染传播的事例”为由,决定不再追加对输血者的追踪调查等行政措施。
因此,在得到确诊新冠肺炎前出库的血液成分制剂输血者,既没能得到相关事实通报,也没能得到事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