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家长没参加小学大扫除被面谈
10月13日,浙江杭州,一学生家长爆料称,学校要迎接检查大扫除,让家长自愿打扫。因没看到群通知,错过打扫被老师要求面谈,家长被指责不尊重集体和老师。事后家长表示,已和老师沟通和解。但对于家长去打扫卫生不认同,孩子完全有能力去做。
对此学校办公室老师称,家长帮助打扫电风扇、窗户等是出于对学生安全考虑,也是疫情期间出于对卫生的考虑,家长都是自愿参与,并未强制。
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变得这么娇气了?连打扫卫生都要家长来出面。
记得我们小时候教室打扫卫生,包括冬天糊窗户纸都是学生自己来搞。甚至都不需要老师插手,现在呢,我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娇气,连打扫卫生都不做了。
这难道不是一种教育上的悲哀吗?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出来?只会读书,不会运动,不会劳动?
而且作为学校,就因为要接受上面的检查,所以把这样的事情公派给家长,合适吗?
难道家长不需要上班吗,时不时就因为学校的事情而请假。让家长怎么工作呢?谁能体谅一下他们呢?
我觉得这种事情,学校真的是需要反思一下。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2、大连理工研究生自缢 遗书中4个细节让人不寒而栗据10月14日报道,一则“大连理工研究生自缢”的消息在网上疯传。据悉,在10月13日凌晨,大连理工大学一研三学生自缢身亡,微博“遗书”曝光,网友痛心不已。
2020年10月13日,凌晨两点,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实验室,一名研究生自缢身亡,其遗书在微博曝光,最后表示来生愿做一只猫。遗书曝光之后,4个细节让人不寒而栗。
据悉,这名研三学生,今年25岁,正在准备公务员备考,满篇遗书都是诙谐调侃的语气。
首先,第1个细节,似曾犹豫
这封遗书文字,截图的时间是凌晨12:50左右,发到网上的时间是凌晨2:00整,中间他思考了一个多小时,也许他犹豫过,最后还是选择在指针指向2点的时候,下定了决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2个细节,他提到学习成长
他称导师没有PUA,更没有言语打压。因为疫情的缘故,时间紧迫自己选择通宵赶试验进度,导师还帮自己争取只发简单的专利获得毕业资格。
但他,还是忍不住用丢垃圾桶的过期酸奶,来形容老师的授课质量之差。
前后矛盾,到底哪一句才是他真正想说的?
第3个细节,他目前的实验困境。
一样的实验条件,每次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实验进行不下去,开始自我否定。
前面他提到实验机器曾3分之1都是坏的,1月份修好了。
可如今自己做实验,却得不出严谨一致的结果。
他不知道是哪的问题,已经濒临绝望:“我们组还没出现过不能按时毕业的,那我消失好了。”
第4个细节,来生愿做一只猫。
遗书中写下辈子的,都是对世界、对生活还留有遗憾的。
最后,没有对家人的叮嘱,只留给亲人朋友一句“顺顺利利”。然后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让人想起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很多人看到这封遗书,感受都是太难受了,难受到让人忍不住哭出来。
这位研究生性格内向,但很幽默,待人友好又学习认真,有老师关怀,自己也有考公务员的目标,怎么就绝望了呢?
从以上四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学生仍然执着于生活,但他自我否定,造成这种性格,成长环境和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容忽视。
有些人成长的环境,根本就不允许失败的可能。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2年前那个中科大博士,因为6年发不出论文投湖自尽。有记者去他家里采访,农村的土房子黯然失色,唯有整整一墙刺眼的奖状,讲述着一段属于这个家庭曾经的“辉煌”。
有太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放在关注成功,而鲜少关怀失败。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正是源源不断的关心,这些关心让他徒增焦虑。所有人都在关心他如何走向成功,却没人站在身后对他说失败也不可怕。
谁的生活不是九分苦一分甜呢?勇敢活下去,才是真正的成功。
3、宜宾山体滑坡过路车辆被巨石砸中 经核实无人员伤亡
3、宜宾山体滑坡过路车辆被巨石砸中 经核实无人员伤亡
今天,四川省宜宾山体滑坡过路车辆被巨石砸中。在四川宜宾市,临港经开区吊白路路段(白塔山附近)突发山体滑坡,一辆白色轿车被滚落的巨石砸中。
经消防人员核实,无人员伤亡。目前,消防及公安部门已赶往现场进行处置,路政部门正在抢修中,事发路段已禁止车辆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