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起,久违十年的《清明上河图》将再次全卷展开。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为庆祝这一重要时刻,“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在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此次展览中,《清明上河图》《五牛图》《伯远帖》等重要文物将集体展出。
《清明上河图》上一次面世是在2015年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上,至今已有整整十年。其间,故宫在2017年展出过另一幅宋代巨制《千里江山图》,引发了观展热潮,也使《千里江山图》成为著名IP,衍生出大量不同体裁的作品。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展出文物200件(套)。展期为9月30日至12月30日,《清明上河图》等珍贵书画将限期展出。后续,《上阳台帖》《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等将接棒亮相。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95万件文物中,公众最挂念的始终是那几件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其中《清明上河图》更是最受关注的“国宝中的国宝”。每次《清明上河图》展出都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事件。
2015年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上,为了应对巨大的参观量,故宫规定每位观众只能停留3分钟。面对5米多长的长卷,观众几乎是不停脚地边走边看,只能大概领略这幅画,无暇定睛细品。当时有媒体报道称,每天排队观看《清明上河图》的观众有近万人次,参观者像画卷上北宋汴河两岸的人潮一样拥挤。展出期间,每天早上午门一开门,第一批观众就冲向武英殿,诞生了著名的“故宫跑”现象。《清明上河图》展期最后一天,故宫为排队的观众延长开放时间至次日凌晨4点,并为排队观众送上茶水和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