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前夕,内蒙古徐女士的一条视频引发热议。她提前两天上高速,蜗居服务区等待免费时段,最终省下1400元通行费。这已是她第二次“神操作”——五一期间,她曾提前半个月出发,慢悠悠开到新疆卡点下高速。这种“高速生存战”究竟是精打细算还是钻政策空子?
徐女士的行程堪称“教科书级案例”。9月29日,她驾驶车辆从内蒙古出发,以日均80公里的低速行驶,配合服务区过夜,确保10月1日免费时段驶离高速。类似操作在五一期间同样奏效——当时她提前15天出发,行驶3000公里后于5月1日下高速,省下1600元。
这两起事件揭示了一个关键规则:我国高速免费政策以车辆驶离时间为准,而非进入时间。这意味着只要驶离时间落在免费时段内,无论提前多久进入高速,均可免交通行费。
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免费通行需满足三个条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驶离时间在免费时段、ETC与人工通道匹配使用。其中“以驶离时间为准”的条款,成为精打细算者的突破口。湖北高速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此类操作完全合法。但需注意两点:ETC车辆需从ETC车道驶出,人工取卡车辆需从人工车道驶出;跨省行驶可能面临分段计费规则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