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景德镇“鸡排哥”因幽默与真诚在网络上走红,摊位前排起长队。然而,这也给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当地城管部门没有采取取缔或驱赶措施,而是主动为其协调新摊位,并安排专人维护秩序。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民生需求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也体现了现代治理的智慧。过去,流动摊贩与城管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街头摊贩大多是灵活就业的困难群体,刚性执法虽然能暂时维护秩序,但可能断了他们的生计,也让市民失去了便捷服务。景德镇市昌江区城管的做法既保住了“鸡排哥”的摊位,也满足了市民的需求。这种柔性执法超越了单纯的管理,激发了群众反哺城市的热情。
城市治理需要在秩序与活力之间找到平衡点。昌江区城管面对“网红摊位”的特殊情况,没有墨守成规,而是通过协调新摊位的灵活举措,既守住了交通秩序,又保留了城市的烟火气。这为其他城市的治理提供了经验:当城市能够容纳一个鸡排摊的热闹时,才能留住更多人对这座城市的好感。
柔性执法还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在网络时代,一段粗暴执法的视频可以瞬间破坏部门形象,而一段温情执法的视频则能赢得好评。昌江区城管的举动之所以受到网友称赞,是因为他们站在了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考虑到商贩的生存不易,也兼顾了市民的出行安全。柔性执法不仅拉近了执法部门与群众的距离,还有效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柔性执法并不意味着放弃监管底线,而是在法律框架内以更灵活、人性化的方式实现监管目标。将法律的刚性与服务的柔性相结合,让群众在感受到尊重的同时自觉遵守规则,最终形成“执法有力度,便民有温度”的良好社会氛围。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治理的本质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未来的城市治理应少一些简单化的处理,多一些精细化的服务,让城市既有井然有序的“骨架”,也有温暖人心的“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