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数百名美军将领接到紧急通知后,迅速赶往弗吉尼亚州的一个海军陆战队基地。这次会议没有议程且不设提问环节,几乎所有的高级指挥官都收到了这份“极不寻常的指令”。
五角大楼此次召集核心指挥官参加这场规模罕见的线下闭门会,背后是应对内外危机的战略调整。几个月前,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宣布了对最高军事指挥部进行全面整合的计划,每一步都在改写全球的安全格局。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讨论并落实美军2025版《国家防御战略》。该方案彻底改变了以往的部署逻辑:本土防御被提升至历史最高优先级,计划在南部边境增派2500名兵力,并加强领空预警,这与之前“全球布武”的扩张思路形成鲜明对比。但在印太地区,美军则采取相反策略,通过升级菲律宾九个军事基地和增加“堤丰”中程导弹部署,试图加强对台海、南海的威慑力。
这种“向内收缩+向外施压”的转变源于对现实威胁的重新评估。中国展示的新装备迫使美国情报部门进行紧急分析,亚太地区的军力多极化趋势动摇了美国的主导地位,迫使五角大楼快速调整重心。
会上还详细介绍了赫格塞思的“极限军改”方案。此前他已削减100个中将职位,现在更提出合并欧洲与非洲司令部,打破僵化的行政体系。美军将以作战导向重构训练与后勤,并重启对4500名因疫苗政策被解雇士兵的复职审核,以填补一线战力缺口。
然而,这些整肃措施实际上是对内部问题的被动应对。联邦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而军费占GDP比重却连涨三年,因此精简编制和降低成本成为必然选择。参会将领还指出了盟友体系信任危机的问题。欧洲盟国对安全责任分摊不满日益公开,亚太盟友也担忧美国战略摇摆。美方明确了两大方向:强调北约自行承担更多防务开支,以便资源向印太倾斜;同时加速与日本、澳大利亚导弹防御系统的整合,推动四国安全机制实质化。
为了安抚盟友,美方提及了菲律宾吕宋岛基地扩建和帕劳军事设施改造等具体项目,但效果存疑。毕竟,盟友对“战争部”更名议案早有战略疑虑,信任裂痕难以短期内修复。
当会议场馆大门紧闭时,外界清晰感受到的是美军的焦虑。这场集会既是对外部地缘压力的应激反应,也是对内部积弊的被迫改革。从战略重心调整到指挥体系改革再到盟友关系校准,每一项决策都深刻影响着全球军力分布。参会将领或许已经明白,五角大楼这场“闭门棋局”本质上是美国为维系松动的霸权根基所做的最后一搏,其走向或将直接牵动未来全球安全格局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