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奇瑞汽车以30.75港元的发行价上限登陆港交所,募资91.45亿港元。开盘即涨近10%,市值达1964亿港元,成为2025年港股最大车企IPO。这一成就背后,不仅是一家车企从“小草房”到“千亿市值”的逆袭,更是一场跨越28年的自主造车征程,以及一座城市借由龙头企业实现产业跃迁的典范。
1997年,奇瑞在安徽芜湖的一片荒滩上打下第一根厂房立柱,创始团队挤在几间简陋的小草房里,开启了自主造车的探索。当时中国汽车市场被合资品牌和进口车垄断,核心技术受制于外,自主车企生存空间极为狭窄。但正是这份“从零开始”的勇气,让奇瑞在28年后成长为中国乘用车“出口之王”。
1999年,奇瑞第一辆汽车下线,正式踏入中国汽车工业舞台。2001年,“风云”轿车凭借高性价比打开市场,同年初代奇瑞QQ以2.66万至5万元的低价、圆润可爱的造型风靡全国,累计销量超140万辆,成为首个迈进“汽车百万俱乐部”的自主品牌。2005年的首次出口为奇瑞的全球化布局埋下伏笔。
如今,奇瑞的“出海成绩单”已足够亮眼。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奇瑞营收从926.18亿元飙升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7.1%。其中,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达1008.97亿元,占总营收的37.4%,全年海外销量114万辆,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汽车出口冠军。2025年1月至8月,奇瑞出口汽车79.88万辆,同比增长10.8%,持续保持“出口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