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几内亚从事贸易生意的武哥观察到,虽然当地人使用手机的比例很高,但真正使用智能手机并上网的人并不多。据他估计,10个人中大概只有3、4个会上网。固定宽带用户更少,智能手机几乎是他们唯一的上网方式。尽管如此,手机上网的人也不多。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和GSMA的数据,尽管全球96%的人口生活在有移动互联网覆盖的地方,仍有31亿人没有使用移动互联网,占全世界人口的38%。高昂的智能手机成本是主要障碍之一。ITU估算,如果将智能手机价格降低到20美元,将使智能手机的可负担性差距从世界人口(15岁以上)的约23%缩小到14%。
几内亚位于西非,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调研机构Data Reportal的数据显示,2025年初,几内亚活跃的蜂窝移动连接总数已达1420万,相当于总人口的95.1%,渗透率颇高。然而,只有不到400万人使用互联网,73.5%的人口仍然处于“离线”状态,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这种现象反映了“使用鸿沟”的存在:许多人用不起智能手机,也负担不起数据流量。
几内亚有几家运营商如Orange、MTN、Cellcom等,所有运营商都提供2G和3G网络服务,但只有Orange提供4G网络服务,且仅限于几个城市。这里的流量资费对于当地居民来说过于昂贵,中等流量包的有效期为7天或30天,包含1GB~2GB流量,费用约为4万~6万几内亚法郎(约32.8~49.2元人民币)。而几内亚人均月收入仅为四五百元人民币,1GB流量就要花去他们月收入的十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