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天(15日)开始,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将进入依法规范的新阶段。
该条例针对住房租赁市场中的多个突出问题。例如,规定用于出租的住房必须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同时,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需符合地方政府的规定。
根据条例,出租人应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向房产管理部门备案住房租赁合同。房产管理部门需提高备案服务水平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出租人未办理备案,承租人有权自行办理。备案有助于保障租赁双方权益,便于解决纠纷,并方便租客办理居住证和提取公积金。长期来看,备案还有助于推动租金透明化,整治“二房东”现象。
当租房遇到违法或侵权行为时,租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相关部门投诉或举报。与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有纠纷或遇到房屋结构改造等问题时,可向住建部门求助;治安管理类违法行为找公安部门;消防设施不达标或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找消防部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经营行为则找市场监管部门。此外,基层调解组织、法院、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消费者协会也是有效的投诉渠道。在投诉前,准备好租赁合同、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相关证据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