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副热带高压影响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迎来大范围高温天气。从7月11日至17日,高温强度将逐渐增强,尤其在14日至16日期间达到高峰。预计河南、山东等近十个省份的气温可能突破40℃,民众需注意防暑降温。
最近几天,中东部地区的高温闷热天气明显增多。东北至江南、华南多地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伴随高湿度,给人带来强烈的闷热感。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闷热程度较为罕见,如长春的最低气温达到了26.7℃,刷新了当地自1951年以来的历史纪录。
未来一周内,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和西伸,与大陆高压共同作用,西北地区东部到华北、黄淮等地的暑热将进一步加剧。南方地区从13日起也将经历更多更强的高温天气,高温加上高湿度,如同“蒸桑拿”。
此次高温天气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强度大。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均可能出现超过40℃的酷热天气。
面对高温天气,公众应采取措施降低中暑风险,比如使用空调保持室内凉爽,及时补充水分,穿着轻便宽松的衣服,并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一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多汗或皮肤灼热等症状,应及时服用解暑药物,必要时尽快就医,防范热射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