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郭德纲在微博上发文悼念杨少华:“老爷子一路走好。”按相声界的排辈,杨少华算是郭德纲的师爷。杨少华是老一代相声艺人中的佼佼者,他的去世让许多人感慨万千。在中国文化中,尤其是相声行当,讲究“为尊者讳”和“死者为大”。杨少华几乎成了“活化石”,他的离去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杨少华12岁拜郭荣启为师学相声时,新中国尚未成立。他原本是西单商场的修鞋学徒,父母希望他有一技之长以谋生。那个年代的相声艺人常在街头表演,吸引观众围观后再请求打赏。他们的生存之道就是放下身段,忍受各种奚落。相声艺人最在乎的是“人场”,即今天的“流量”。
1949年后,杨少华到了天津,在轧钢一厂做钳工,因相声才艺成为工会文艺骨干,后被调入天津南开区曲艺团,正式成为专业相声演员。这一转变标志着相声艺人从“下九流”到“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进阶。此后,杨少华的表演风格逐渐形成,敦厚而鸡贼,这种独特的风格让他在电视机普及的改革开放前二十年里广受欢迎。
进入1990年代,相声行业面临下行趋势,电视、电影和其他文化产品吸引了更多观众。尽管如此,杨少华依然努力保持在各种相声之外的展示,如《闲人马大姐》里的梁老师。进入21世纪后,他与儿子杨议合作主演了《杨光的快乐生活》,此时他已73岁。郭德纲凭借个人努力挽回了相声行业的颓势,使得这门艺术再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