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打工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制冰美式的秘诀:去蜜雪冰城买一杯1元的冰杯,再加入一条0.8元的咖啡液。随着气温升高,冰块成为当下消费者饮品中的热门选择。人们喜欢将任意饮品或酒产品与冰块搭配,享受DIY调制饮料的乐趣。在某社交平台上,许多笔记都在分享“冰杯+饮料”的DIY方法。
目前市面上的冰售价参差不齐,大多数的价格区间是相同重量饮用水的1-3倍。《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这个夏天,冰杯和冰袋已在各渠道铺开。农夫山泉在山姆会员店推出“纯透食用冰”,2kg的冰袋售价22.8元,而同等重量的瓶装水的售价差不多是8元。
不仅是农夫山泉,上海不少商场、便利店、新茶饮品牌也在售卖冰杯,一杯160g左右的冰杯产品单杯价格在3—5元,部分茶饮品牌的相关产品售价低至1元,总体来说都比相同重量的饮用水贵。根据尼尔森IQ调查,在便利店购买冰杯的消费者中,69%的消费者都用于自制饮料。因此,在部分零售渠道,冰块和饮料会以搭售形式推出。7-11便利店曾推出过买一瓶农夫山泉的果汁,加1元就可获一个冰杯的活动。
王伟是南京一家食用冰贸易公司的工作人员,公司主营各类食用冰,生产的冰块主要供给便利店、咖啡茶饮门店、酒吧,还可根据客户想要的冰块大小、形态进行定制代工。不同类型冰块成本构成不同,制造并售卖冰块并没有外界想得那么暴利。“酒吧冰”造型美观,成本较高,主要成本是人工、电费、仓储,其中人工成本占到50%以上,批发价10千克80元。而“机器冰”相对便宜,批发价20千克60元,主要成本则是电费、仓储。如果采购1600kg以上的冰块,整体价格才可以有一定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