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2日晚间,毕赣导演的新作《狂野时代》在戛纳电影宫卢米埃尔厅全球首映,收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是继2018年《地球最后的夜晚》入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后,毕赣再次携作品亮相戛纳,竞逐金棕榈大奖。影片放映后,多家好莱坞及欧洲媒体迅速发表评论。目前来看,《狂野时代》的评价两极分化,观众的个人口味决定了他们是否喜欢这部影片。
《卫报》首席影评人彼得·布莱德肖为《狂野时代》打出四星好评(满分五星),高度赞扬该片大胆而雄心勃勃,在视觉上令人惊叹,充满迷幻与眩晕感。他认为,虽然新作未必达到《地球最后的夜晚》的震撼程度,但依然是一部集合式的电影,某些片段表现出色,最终以令人屏息的画面和运镜达到高潮。尽管他对片中仿默片风格的处理有所保留,但仍认为这是一部真正具有艺术造诣的作品。
另一边,好莱坞媒体“死线”的影评人达蒙·怀斯并不十分欣赏《狂野时代》,甚至称其为“治疗失眠的完美药品”,认为它可能是今年戛纳参赛片中最差的一部。他描述首映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观众中途退场的现象,而那些坚持看完的观众也因为昏昏入睡并未意识到这一幕。不过,他也承认该片在视觉效果上非常风格化,不少场景拍得精彩绝伦,可能成为最佳导演奖的竞争者。然而,影片的故事过于晦涩难懂,加上较长的片长,让大多数观众感到煎熬。
另一家好莱坞媒体“独立在线”的影评人索菲·蒙克斯·考夫曼则给予《狂野时代》不错的评价。她认为该片确实是对观众耐心和耐力的考验,但也充满想象力,是一部天马行空的实验科幻片。她建议主办方应将这种实验性作品安排在电影节初期,以便评委、观众和影评人都能精力充沛地观看。她坦承自己并未完全看懂《狂野时代》,因此在文章标题中提出该片是一部无法评论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