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生的女儿在“蛋仔派对”等手机游戏中消费近8000元,让他感到非常自责。4月27日申请退费后,5月12日游戏公司退还了4600元,但在退款过程中再次被扣费30元。5月21日,游戏公司又退还了1600元,合计退费6200余元。
唐先生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平时需要用手机查资料。唐先生将手机交给女儿使用,没想到她却偷偷下载并玩起了“蛋仔派对”。直到微信钱包里的一万多元余额仅剩两千多时,他才察觉到问题。查看账单发现,从3月下旬开始,几乎每天都有广东天宸的“蛋仔派对”等游戏扣款记录,金额从18元、30元、50元到120多元不等。唐先生表示,自己一个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这笔钱是他三个月的收入。
唐先生联系了游戏公司,客服确认情况属实,并表示会向上级部门反馈。经过多次沟通,游戏公司最终退还了大部分款项。然而,在退款过程中,唐先生的手机再次被扣费30元。对此,客服解释称,第一笔为游戏公司退款,第二笔为游戏平台代扣返还,未同步解绑协议可能是导致二次扣费的原因。
互联网产业观察者指出,类似“蛋仔派对”等游戏常利用游戏过关策略引导用户充值。家长应关闭免密支付功能,绑定支付密码或指纹验证,防止孩子无意中消费。此外,家长还应设定清晰规则,何时使用手机、只能用于何种用途,并定期检查孩子是否偷偷下载未经允许的游戏APP。
唐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今年5月初,媒体报道安徽一名9岁男童在一小时内通过母亲手机充值4166元。这些事件提醒家长们要加强对手机和支付管理,防止孩子陷入“游戏坑”。唐先生如今已彻底关闭手机免密功能,并表示这次经历也给他上了一课,他将做出改变,更好地监管孩子的手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