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凤阳县鼓楼屋顶瓦片大面积脱落事件持续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5月20日,据央视网消息,凤阳鼓楼的楼宇部分并不是文物,而是1995年未经批复就违规复建的“假古董”,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鼓楼位于凤阳县老城区,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于1989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楼宇部分已毁于清咸丰三年,现楼宇为1995年建设。5月19日18时30分许,鼓楼楼宇顶部东侧瓦片部分脱落,无人员伤亡。
自2017年以来,鼓楼楼宇零星出现屋顶部分瓦片脱落、檐板损毁的情况。2023年2月,因损毁情况加重,存在安全隐患,启动了鼓楼楼宇维修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同年9月进场施工,2024年3月竣工验收。此次维修包括重檐歇山顶屋面维修,更换损毁檐板、屋椽,更换脱落瓦片;斗拱、门窗油漆翻新;加高二楼栏杆等,花费341.206万元,项目中标方为黄山市徽州中亚建筑安装古典园林有限公司。
事件发生后,凤阳县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迅速疏散现场围观群众,设置安全硬隔离区域,确保周边群众安全。县委、县政府已成立调查组,责令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赶赴现场,并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调查核实。
根据文物部门的消息,凤阳鼓楼的楼宇部分不是文物,但在楼宇下面,砖石结构的城台部分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城台上进行施工的楼宇复建项目至少需要通过省级文物部门和国家文物局的双重批复,但1995年的报批手续在安徽省文物局未获批准,属于违规建筑。
央广网报道显示,记者5月20日在事发现场看到,鼓楼四周已搭建铁皮围挡,多名工作人员登上鼓楼现场勘查。鼓楼东侧顶层瓦片脱落过半,下层瓦片损毁也较为严重,脱落痕迹显著。针对此事,安徽省文物局也已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