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贸易局势复杂,尤其是中美之间的关税争端备受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对华关税战后,在中方采取反制措施的情况下,他近期频繁提及所谓“谈判”的话题。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警告称,美国在与中国的关税谈判中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筹码。他认为,美国或许高估了自己在中国关税博弈中的影响力。谭森表示,美国有一种看法,认为关税将迫使中国屈服,但事实上,中国至少从2018年年中开始就预判会有这一天的到来,并为此做好了准备。他还补充说,中国并不像白宫所认为的那样迫切需要达成协议。
4月23日,曾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特里·布兰斯塔德表示,为重启贸易谈判,美国可能很快会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但中美能否达成协议仍是个问题。如果想要达成协议,需要中方作出回应。
英国广播公司指出,经过近年来的准备,中国在这场中美博弈中手握五张牌:持续减少对美国商品的依赖、构建强大的供应链、投资先进技术、美债以及稀土出口管制。这意味着,中国为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做足了准备,美国不太可能将中国逼入死角。
对于美方挑起的这场贸易战,中国的立场是明确和一贯的。中方多次强调,不愿打但也不怕打。美国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终将以失败告终。
谭森还指出,除了认为中国会屈服于关税压力外,美方另一大误判是低估了中国不愿意在国际舞台上被欺凌的决心。他认为,导致中美关税战升级的原因之一是美方在加征首轮关税后,原以为中国会主动寻求接触,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谭森表示,尽管美方对其关税政策的理解较为狭隘,但中方将其视为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这也是中美两国之间不太可能迅速达成协议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