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长和集团在出售港口交易上遇到了阻碍,港媒呼吁其不要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这次交易涉及全球多个港口,特别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两个港口自1997年起由长和运营,合约有效期至2047年。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6%海运贸易的必经通道,战略价值显著,2024财年,运河总收入近50亿美元,其中中国是第二大用户,占比11%。
3月初,长江和记实业宣布计划以227.65亿美元的价格将这些港口的控制权卖给一个美欧资本主导的联合财团——“贝莱德-TiL财团”。尽管长和强调这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并表示此举将带来超过190亿美元的现金流,有利于集团资产结构优化和未来转型,但市场对此持怀疑态度。许多人质疑为何在此时将全球港口业务一次性卖给美国机构,尤其是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港口。如果贝莱德财团成功接手,将控制全球10.4%的集装箱码头吞吐量,并进一步强化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间接控制。
美国政府对此交易的介入明显,特朗普多次宣称“巴拿马运河应回归美国”,并施压巴拿马政府配合贝莱德的收购。4月8日,美国国防部长访问巴拿马,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试图为交易制造合法性。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美方炮制所谓“中国控制运河”的谎言,不过是为其扩张霸权制造借口。中方坚决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并支持巴拿马维护主权与独立发展的权利。
在这种情况下,长和面临四种选择:一是继续推进原交易,但需通过反垄断审查且各方无异议;二是修改交易内容,例如仅出售巴拿马港口或淡化贝莱德的主导角色;三是彻底取消交易,若监管阻力过大或舆论压力持续升温;四是将全球港口拆分销售给非美国财团。然而,每种选择都有其困难之处,长和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会面临市场、政治和公众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