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反映在柳州市三江南站计划乘坐网约车前往程阳八寨景区时,遇到司机线下要求临时加价的情况。该网友明确表示不接受临时加价后,还遭到了司机的嘲讽,称不愿加价是“抠门”,并表示“我们这边都是这样子的”“不打车哪有车坐”“不加价我怎么赚钱”“打谁的车都是要加的,不加价永远打不到车”。
事件引发关注后,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发布情况通报,依法依规对涉事网约车司机进行严肃处理,并约谈相关网约车平台,责成其加强常态化管理。
网友对此事的曝光得到了当地及时响应,但也有不少声音对加价的网约车司机表示同情。据媒体报道,从三江南站至程阳八寨景区约25至28公里,有网约车平台给出的最低一口价仅为出租车打表预估价的一半。有人指出,去景区送乘客后返程未必能接到订单,对司机来说,如果不加价可能就是亏本生意。
理解司机要加价的苦衷并不意味着认同他们的行为。如果司机觉得平台定价不合理,应该向平台反映问题,争取更合理的定价机制,而不是把问题转嫁给乘客。如果乘客无法预先知道大概的车费,还需要和司机讨价还价,会处于被动地位。
网约车模式之所以被普遍接受,除了能够解决司乘信息不对称、更好地匹配供需外,还在于其价格透明合理,让乘客感到安心。乘客在陌生城市打开网约车软件,就能知道大致的路线和费用,不必担心被宰。网约车司机越过平台加价,即便有合情合理的因素,也会让乘客产生不安全感。现实中也无法排除某些司机可能会看人下菜碟,进行不合理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