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该通知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互联网新兴媒介,明确了2025年广告监管的重点任务,包括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广告,普通食品广告,金融广告,教育培训广告以及互联网广告。
通知强调要依法严查“神医”“神药”广告、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保本无风险的金融理财广告、职业技能培训类违法广告、互联网违法广告等,以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于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将从严查处宣称保证治愈癌症、绝症或治愈近视等误导群众健康观念、危害生命健康的违法广告。在普通食品广告方面,将依法查处普通食品广告宣传具备保健功效或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以及无事实依据、违反相关标准规定宣称“零糖”“零卡”“无添加”“不含防腐剂”等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金融广告,重点关注面向低收入人群、在校学生、老年人等社会群体发布的贷款广告,依法查处含有“免审核”“无担保”“零利率”等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等内容的金融违法广告。在教育培训广告方面,关注面向高校毕业生、求职者发布的职业技能培训类广告,对于虚构、冒用国家机关名义发布广告、广告中虚构所谓“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宣称能“包工作”“快速致富”等严重扰乱就业秩序的行为,依法会同有关部门予以整治。
此外,通知还要求加大对“软文”广告的规范力度,依法查处借助人工智能冒充专家、学者、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发布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并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广告合规建设,落实互联网平台责任。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需结合整治工作与广告合规助企工作,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加快完善长效机制,助力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推进完善行业管理规则,努力达成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