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重庆有网友发视频称,多名男女在李家沱码头往长江里“放生”矿泉水,留下一地矿泉水空瓶。对此,江社区及李家沱街道办工作人员于次日回应,因长江禁渔期禁止放生鱼类,涉事人员疑似以倾倒矿泉水替代传统放生行为。工作人员表示,这种行为较为严重,已向社区反映,并将进行劝阻。
滨江社区工作人员指出,这些人是以倒矿泉水的形式来体现放生,但他们还未找到具体人员。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要求加强监管。街道办工作人员则认为此举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并可能误导公众。
放生本是表达爱护自然、尊重生命的愿望,但近年来一些离谱的放生行为却引起了关注。例如放生蟑螂、蛇等影响居民生活,放生鱼豆腐破坏环境,甚至有鳄雀鳝、巴西龟等外来物种被放生,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相比之下,放生矿泉水虽然看似无害,但也引起了一些讨论。
事实上,放生矿泉水是对淡水资源的一种浪费。全球多项研究已经预警淡水危机的到来。据《2021年气候服务状况:水》报告,过去20年内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每年下降1厘米,地表淡水储存量不断减少。《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也指出,全球约26%的人口没有安全饮用水,而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仍在增长。目前有36亿人每年至少一个月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0亿以上。
此外,矿泉水的生产需要消耗能源、人力和物力,被生产出的矿泉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尽管放生矿泉水无害,但并不提倡。
一些网友还提醒,需警惕有人以放生矿泉水为借口进行投毒等危害社会的行为。有善心并愿意付诸行动是好事,但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尊重自然和社会,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