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小何从17岁开始饮酒,逐渐从社交性饮酒发展为每日依赖。过去10年,他因酗酒多次出现酒精性癫痫,甚至在发作时摔伤下巴。他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多次住院,尝试过传统戒酒药物和心理治疗,但因心瘾难控多次复饮。
2023年9月,小何在家人的陪同下参加了纳曲酮长效缓释芯片植入术临床试验。幸运的是,他被随机分到了高剂量纳曲酮组。这种植入皮下、持续释放药物的技术帮助他成功戒酒,并保持了一年多。然而,时间一长小何对戒酒开始放松,在一次同学聚会时忍不住喝了一口。这一口小尝很快发展为狂饮。
今年春节后,他再次一次性饮下500毫升高度白酒并引发癫痫发作,被家人送去急救。清醒后,他十分后悔,近日在家人的支持下再次返回医院接受第二次芯片植入,目前处于恢复期。
周旭辉教授介绍,小何的经历并非个例,戒酒贵在坚持。酒精成瘾的本质是大脑奖赏系统失调:长期饮酒会导致包括GABA、内啡肽及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调,形成“不喝酒就痛苦”的恶性循环。更危险的是,戒断反应可能引发癫痫、谵妄甚至危及生命,需专业医学干预。
纳曲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酒精带来的欣快感,降低心瘾。植入皮下的缓释芯片可维持5-6个月药效,解决患者漏服药物的问题。酒精成瘾是慢性复发性脑病,需像对待高血压一样长期管理。部分患者误将“药效期内未饮酒”等同于“痊愈”,忽视长期管理。药效期结束后仍需配合心理治疗、家庭支持、脱离饮酒环境等综合措施,否则可能复饮。
小何的故事令人心痛,却也充满希望——他主动寻求二次治疗的行为,正是康复之路的关键一步。戒酒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现代医学已能提供药物、心理、社会支持的全方位方案。正如周旭辉教授所言:“成瘾治疗是与患者并肩作战的过程,每一次跌倒后重新站起,都是通向康复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