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用户和收入规模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本应在用户服务方面树立典范,但近期却因服务质量问题遭到不少用户的批评。有消费者向新浪财经《5D调查》栏目投诉称,家中老人由于不熟悉智能手机及运营商的收费规则,导致超额使用流量并收到了高达3000元的账单。
此事件背后暴露出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运营商对用户的提醒机制不足;二是套餐外流量单价过高。尽管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大多数运营商通常会通过短信通知用户流量使用情况,但在垃圾信息泛滥的情况下,这种提醒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用户甚至在已经产生额外费用后才收到提醒。消费者建议,运营商应采取更直接有效的措施,比如电话提醒或设置流量墙预警,在流量耗尽时自动暂停上网功能,以避免高额费用。
关于套餐外流量价格,根据反馈,部分用户面临的是每MB 0.29元的价格,即每GB约296.96元,这个价格显然偏高。虽然中国移动会在费用达到30元时赠送921MB流量,使得实际价格为30元/GB,但这一标准仍被认为不合理。
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关于如何向运营商维权退费的经验分享。许多用户依据这些帖子中的策略与客服交涉,希望能退回部分费用。然而,这样的尝试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结果未必令人满意。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移动表示感受到了压力,并已经开始收集相关材料,考虑采取法律手段应对,并提醒用户不要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