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智元机器人制造工厂,仿佛让人置身未来世界。工程师们正在将各种配件按序组装,数百台新出厂的人形机器人排列整齐,等待进行一系列动作测试。该厂投产数月后,2024年已下线1000台人形机器人,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数千台的年产量。
业内认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产业正以超线性的速度突破临界点。上海具备高端制造业基础、长三角完备的供应链及产业配套,以及丰富的高校资源和人才储备,为产业加速提供了坚实基础。
智元机器人制造部总经理张绍政表示,上游供应链的成熟使得公司在短时间内造出人形机器人成为可能。许多关键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环节与新能源汽车有所交叉,这些零部件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制造中。
造出身体只是第一步。在智元机器人张江数据采集中心,搭建了餐厅、奶茶店、家庭住宅等日常生活场景,100台人形机器人“学徒”正与数据采集师协同作业,完成倒茶水、做饮料、铺桌布、熨衣服、叠被子等任务,日均采集千余条操作数据。通常一个简单的“倒水”动作就需要近100条高质量数据进行模型训练。
这些“机器学徒”基于真实场景采集的动作数据会被上传至云端,进行各种任务模型的训练。最终通过泛化学习形成的通用模型能力,可以部署在每一台机器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