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举行了“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艳春表示,证监会将通过多种渠道识别造假线索,包括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舆情监测以及投诉举报处理等,并完善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发挥内部“吹哨人”的作用。此外,证监会还将密切关注财务洗澡、业绩变脸、异常换所等可疑迹象,以提升违法违规发现能力,优化调查流程,提高处罚效率,持续强化“严”的氛围。推动进一步加强民事赔偿和刑事打击,强化立体追责。
何艳春指出,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的优秀代表,实施财务造假的只是极少数。随着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以前积累的问题正在加快暴露和出清。尽管资本市场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多变,外部输入性风险与内部风险因素交织叠加,个别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实控人可能因经营困难或退市保壳等问题铤而走险,实施财务造假。减存量、遏增量需要一个过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有一定数量的财务造假案件出现,但这不会影响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他表示,坚信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和投资价值将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