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超级煤矿向中国敞开大门。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爱眼前人。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后,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与我国签署了一项重要合作协议,计划修建一条全长8公里的跨境铁路。
这条铁路虽短,却意义重大。在距离我国边境20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储量丰富的塔旺陶勒盖煤矿。1981年首次估算时,该煤矿储量为51亿吨,但2024年重新估算后,储量达到了81亿吨。这个露天煤矿开采成本低,焦煤含量高,早在几十年前就被认为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
过去20年间,塔旺陶勒盖煤矿的运输方式非常复杂:先用火车运到距离我国边境80公里的地方,再倒运到汽车上,最后通过汽车运输到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这种运输方式成本高昂,甚至比从澳大利亚海运煤炭到我国还要贵5美元。这导致蒙古每年损失约10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很大一部分。
尽管如此,这条80公里的铁路建设一直未能实现。2003年就提出了构想,2004年开始研究,2008年两国开始讨论,但每次蒙古决定修建时都会遇到反对声音。反对者担心铁路建成后会增加我国对蒙古的威胁,或认为这是“丧权辱国”。实际上,主要原因是涉及到了许多人的利益,特别是2000辆重卡运输带来的巨大利益。
直到2024年,蒙古对华煤炭出口创下历史新高,达到8400万吨,占蒙古GDP的40%。这时蒙古才意识到早建铁路的好处。如果铁路建成,蒙古可以多收获315亿美元,解决经济危机。如今,80公里铁路已修建完成,只差最后8公里就能直达我国边境。未来,塔旺陶勒盖的焦煤将畅通无阻地进入我国,降低从单一国家进口煤炭的风险。
事实上,我国一直希望与周边国家尤其是蒙古建立良好关系。蒙古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质量高。然而,多年来蒙古与我国的关系不温不火,错失了许多机会。例如,奥尤陶勒盖金铜矿项目选择与西方合作,但最终铜矿还是出口到我国。如果一开始就与我国合作,情况会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