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星徐熙媛(大S)的死因被更正为肺炎引发的“败血症”。根据导游透露的行程,从1月29日到2月2日五天内,大S从中国台北飞往东京,再乘车前往箱根。由于天气原因,这段路程耗时较长。到达箱根时她已有感冒症状,随后病情加重。当地诊所建议转诊至大医院。2月1日,大S在东京被诊断为甲流,次日不幸离世。
从甲流到肺炎再到“败血症”,短短五日内病情进展迅速。浙江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副主任刘秉宇表示,“败血症”目前临床上多称为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人体失控的炎症反应导致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危重病。世界脓毒症联盟统计,全球每2.8秒就有一个人因脓毒症离世。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在50%-60%之间。有些患者的脓毒症进展非常快,半天至一天就可能进展到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是死亡。早识别、早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
甲流病毒侵入人体后,会触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有时会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根据报道,大S的情况属于甲流引发肺炎,出现肺部功能损伤,导致呼吸衰竭。甲流病毒和继发感染的细菌在体内扩散,引发了不可控的炎症风暴,最终导致多个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如慢性肾病、肝病、糖尿病等,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大S曾自述心脏患有二尖瓣脱垂,有癫痫病史,并且曾两次流产。
脓毒症早期症状可能只是很小的表现,很多人往往忽略。刘秉宇曾接诊过一个90多岁的老爷爷,因肺炎引发脓毒症。当天下午他还和朋友们玩门球,但只玩了半小时就觉得累,晚上吃饭也无精打采。直到半夜才发现手脚冰凉,紧急送医。检查发现血压低,血氧饱和度低,且长时间未排尿。经过综合治疗,患者度过危险期,顺利出院。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进行规范治疗,预后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