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周末晚上的就餐高峰期,北京簋街的餐厅却有些冷淡。2024年11月京沪两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下滑14.1%和13.5%;这个冬天,年轻人不再为高价羽绒服买单,而是开始寻求各种平替……近日,关于种种消费遇冷、消费降级的讨论颇多。
基于当前的经济形势,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作为今年的首要经济工作任务;2025年“两新”政策旋即铺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多部委齐发力,拿出八百多亿元资金支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短期的消费刺激能够发挥多大作用?提振消费的着力点在哪里?带着关于消费的诸多疑问,南都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1月9日,顾客在山东省枣庄市一家超市选购商品。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2%。新华社发
消费是否降级判断不一,“以价换量”成为消费新趋势
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京沪两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同比分别下滑14.1%和13.5%,这也引发了关于消费降级的讨论,那么真实的消费情况如何?
据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观察,我国目前消费情况呈现三大趋势,首先表现为“以价换量”。他说:“今年消费从实物量表现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价格战’导致消费的名义额增长并不突出。以汽车为例,乘联会和中汽协分别报告11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6.5%和11.7%,在以旧换新补贴加持下表现亮眼,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1月汽车销售额数据仅增长6.6%,表明汽车平均售价其实不及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