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中国空军未来的争论正在发酵——歼-36隐身战斗轰炸机的横空出世,让不少人开始怀疑轰-20战略轰炸机的研发是否还有必要。歼-36性能强大,飞得远、打得准,很多人心里不禁犯嘀咕:“咱们是不是可以省点钱,直接靠歼-36打天下?”但问题真有这么简单吗?看似针尖对麦芒的讨论,其实背后藏着中国空军战略思维的深层逻辑。
歼-36这款隐身战斗轰炸机一出场就吸引了不少目光。数据上它非常出色:超过3000公里的作战半径,携带6吨武器的能力,再加上隐身性能和多任务适应性,让它成为一颗“空中多面手”。无论是战斗轰炸、电子战,还是对地远程精确打击,歼-36都能胜任,因此被视为未来战场上的“超级全能王”。
然而,歼-36再强也有短板。作为一款战斗轰炸机,它的载弹量和续航能力比起真正的战略轰炸机差了一个量级。更重要的是,它的任务定位始终是战术级别的,注重具体战场支援,而不是跨洲际飞行和全球战略威慑。这种定位的差别注定了歼-36无法取代轰-20这样专注于战略核打击的飞机。
轰-20是战略核轰炸机,目标是“远”——不仅仅是飞得远,更是打得远、威慑得远。当轰-20携带核弹飞向几千公里之外时,对手要思考的是“如果我先动手,中国会不会直接一拳打到我家门口?”尤其是在美国在菲律宾、日本、关岛频繁部署导弹和防御系统,对中国形成越来越强的战略围堵背景下,轰-20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一架飞机,更是中国在中美博弈中的重要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