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甘肃、江苏等地发生了多起野猪致害事件,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高铁停运等安全事故。据统计,全国31个省份中有28个省份存在野猪分布,其中26个省份的857个县(市、区)出现了野猪致害情况,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多不利影响,且趋势日益严重。
进入秋冬季节,野猪活动频繁,频频“肇事”。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胡德夫解释说,野猪数量剧增的原因之一是其繁殖能力强。野猪每次能产仔2到6头,有时甚至多达十几头,幼仔出生后的第一年体重可增加100倍。此外,野猪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地形都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野猪食谱广泛,几乎无所不吃,包括草、果实、树根、昆虫、鸟蛋、老鼠、青蛙、腐肉,甚至鹿崽、野兔和鸡鸭等。由于缺少天敌,如虎、豹、狼等大中型捕食者的控制,野猪种群数量迅速增长。
近期野猪频繁“肇事”的原因还与繁殖季节有关。在争偶过程中被赶跑或受到惊扰而脱离群体的野猪往往性情凶猛,容易主动攻击周围其他动物甚至人类。同时,离开群体的野猪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应激反应强烈,一旦接触人类,往往会主动发起攻击。秋收结束后,野外资源变得匮乏,一些野猪为了寻找食物会进入村屯、城镇甚至居民住宅区,从而引发冲突。
野猪的庞大基数和特定时间段的特殊行为共同导致了这些事故的发生。了解野猪的行为特点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与野猪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