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普职分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普职分流等话题建言献策。
如何看待围绕普职分流的讨论?中考改革能解决升学压力吗?中新网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
资料图:北京2023年中考第二日考试结束。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问题一:普职分流需要担忧吗?
对于近年来一些家长对于中考普职分流的担忧,陈志文认为,这背后透露出大众对于普职分流的两个误解。
误解一:50%的初中生不能上普高。他表示,5:5式普职分流的说法,近些年来没有提过,也没有哪个地方实现过这个分流目标,官方近年的相关说法仍是“大体平衡”,甚至强调“职普协调发展”。而且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有6成以上学生读了普高,并非是5:5。
误解二:中职学生不能考大学。陈志文表示,这也是不存在的焦虑,中职同样可以考大学,而且有非常宽广的路径,现在还有一个单独的赛道叫职业本科。
问题二:“取消普职分流”,可行吗?
有人认为,为了缓解家长和学生的压力,应该取消或延迟普职分流。在储朝晖看来,取消普职分流,目前缺少客观的实际条件。职高和普高都是要让不同的人能人尽其才,能根据天赋和社会需求进行培养。如果都按考试分数来划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在他看来,以前的传统教育一直强调读书考试,但单一的评价体系,会让教育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等离得太远,也不能把人的才能发展出来。他认为,家长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只要孩子的优势发挥出来,就会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