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提交了关于村医能力定级,向村卫生室投放“康复健康小屋”的提案。
凌锋认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防止因病返贫是最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基层村民健康的守护者,村医队伍的稳定,能力的提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新京报记者李宁远摄
村医的前身就是几十年前人们常说的“赤脚医生”,最初指“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乡村医生逐渐成为农村医疗人员的新名字。2004年,《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开始施行,乡村医生需经过相应培训考试和注册后才可进行医疗服务。2011年,村医的职责被明确为向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协助开展公共卫生项目。
通过村医分级提高村医积极性
新京报:你在调研和扶贫义诊过程中看到的乡村卫生室和村医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凌锋:2014年以来,我们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去过一些乡村卫生室。最早的时候,卫生室确实简陋,设备少,近些年,情况好了很多。我们国家在脱贫攻坚中也对村卫生室提出了明确要求,每个村都要设置一个村卫生室和一名村医,村卫生室要配置血压计、听诊器、诊查床、冷藏箱等设备,还对村卫生室的面积提出了要求。
硬件设施有了,但是村医的诊治水平还是被限定在比较低的水平。举个例子,按照村医执业证书的要求,村医是不被允许操作心电图机和超声机的,学会了也不能做,做了就面临非法行医的风险。在中医适宜技术方面,村医可以拔罐,不能扎针灸。我们在志愿医生的活动中培训了超过1万多名村医,培训的都是中医适宜技术,但他们都反映回去之后不能用这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