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推动病药物开发,让罕见病不再成“孤儿”
罕见病用药,因其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鲜有制药企业关注、研发,更因此被称为“孤儿药”。但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各种罕见病人群累积规模大,按照50万分之一的发病率测算,去年已超过2000万。
为此,积极推动药物开发、做好防治,让罕见病不再成为“孤儿”,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就当前而言,在我国罕见病药物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中,首先就是重视程度不够,顶层设计尚待优化。此外,对于国内空白的罕见病药物,虽已有快速审评政策,但获批的药品种类有限,成为相关药品上市的障碍。
与此同时,由于专利保护缺位等原因,药企也缺乏研发生产积极性。一些经典罕见病药物,因用量少且价格低,普遍处于亏损或不盈利状态,市场常处于停产断供状态。而部分罕见病药品尚未纳入医保,特别是其中的“高值药品”,大大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较普遍。
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需要全面排摸罕见病人群需求,制定并实施国家罕见病战略计划。
发达国家多将罕见病纳入公共治理范畴,考虑到我国国情,应对现有罕见病人群进行全面排摸和科学分类,再针对短板、瓶颈,因地制宜、因病定策制定医保策略。
为此,应在国家层面推动建立激励罕见病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治疗的医疗保障框架;系统有序推进罕见病工作,包括统计患者群体、聚集研究人才、融合学科优势、强化协同创新、加快药物审批、提高诊疗水平、促进政策制定、保障生产供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