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经济增速目标6%以上,设定“底线目标”有何考虑?
(记者姜慧梓)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报告指出,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未设定增长目标,为2003年以来首次。2020年全年GDP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且2020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5%,已经超过疫情前的水平。
今年为何设定增速目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认为,与去年重大疫情导致经济陡然下降不同,今年经济增长的压力得到缓解,GDP作为指挥棒不会缺席。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认为,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战略性成果,去年实现了正增长且逐月好转,与去年的形势已经完全不同。同时,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确定一个GDP目标,便于各地安排工作、分解任务,确保“开好局”。
在去年低基数的情况下,经济实现“V”字反弹,2021年增速强劲已经成为共识。市场普遍预期,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8%以上。
增长6%以上这样一个“底线目标”低于此前市场预期。施正文认为,目标设定要切合实际、可行有效。今年要与去年结合起来看,考虑到去年只有2.3%的增长,今年目标底线设定为6%,综合起来看是低于疫情前水平的。这是考虑到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增长目标的设定也留有余地。不设上限是考虑到未来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在经济稳定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力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