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今年的中秋月饼市场“有点冷”。苏州某月饼品牌负责人表示,他们帮江浙沪一些互联网公司等企业制作定制款月饼,今年订单减少了3-4成。而继续下订的客户,会追求更简单的包装、价格更友好的产品,以缩减成本。(据9月29日界面新闻)
起起落落本是市场大潮的客观规律,任何一样商品都会有销售高峰和低谷,而月饼“卖不动”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与节日相伴相生,象征着团圆和睦的月饼,在一年之中,本就只有在中秋期间销售,所以如果中秋都“卖不动”,肯定是凸显出了某种消费心态和趋势上的变化。但是客观而言,月饼销售并不是“遇冷”,而是从此前的过度狂热和浮躁中冷静下来,而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于整个月饼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
临近中秋节,琳琅满目的各式月饼礼盒陆续在北京各大商超上架(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张爽摄)
一直以来,月饼作为季节性食品,拥有浓厚的“礼品属性”,而当“礼品属性”不断地无限度的膨胀,就滋生了很多乱象。不少厂家、商家通过过度包装,价格虚高,捆绑销售等手段,让月饼卖出令人咋舌的天价,盒子无比奢华,搭配一堆茶叶、酒水、文创,月饼反而没有几块,完全是一出现代版的“买椟还珠”,背离了传统佳节文化的本质和内涵,也为人情来往、贪污腐败提供了“操作空间”,也污染了整个社会节约清正的风气,让好好的月饼变了味,好好的节日也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