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对网络传言进行辟谣称,9月12日,教育部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办法》自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近日,网络传言称10月15日起全面禁止校外培训,此信息属对《办法》的误读误解。《办法》并非网传的要全面禁止校外培训,而是要依法管理校外培训,让合规者受到保护,让违法者付出代价,使校外培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据该协会表示,教育部于9月12日向社会公布了一则名为《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的文件,该办法将于2023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
然而,这一办法并非要全面禁止校外培训,而是旨在依法管理校外培训行业,保护遵守规章的机构,同时让那些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使校外培训行业走上法治轨道,推动其健康发展。
这一声明引起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关注,他们纷纷呼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并选择那些具备资格和资质的培训机构。
同时,他们也更加关注缴费的安全问题,提高警惕,以防止出现“卷款跑路”等资金风险。

校外培训行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多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然而,由于行业监管不力和乱象丛生,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给家长和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损失。
因此,教育部的出台这一文件,旨在整顿校外培训市场,使其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
校外培训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标准和管理要求。其
次,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罚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指导和支持,鼓励他们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与此同时,家长和学生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理性对待校外培训。